3月22-23日,以“开创民航新时代,共享安全和谐天空”为主题的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。
论坛围绕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发展新趋势、空域安全新挑战、行业监管新规范等问题展开讨论。集中展示了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法规政策、空中交通管理创新发展和应用方面的成果、规划和发展路线,交流国际先进经验,以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与传统航空业协同、安全发展。
近年来,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呈迅猛发展态势,作 为新兴业态,受到各国政府及航空业的高度重视与肯定。
无人驾驶航空器给社会经济发展众多领域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,也对传统航空监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,如何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、高效运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。在本次由中国民航局举办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上,与会各方分享了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法规标 准、交通管理、关键技术支撑等领域所取得的积极成果,一 致认为各方应进一步携手合作,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运行管理,促进全球范围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健康发展。倡 议如下:
1.加快推进以安全运行为核心的法规标准体系
在政府的组织推动下,在产业界、科研机构、院校和目 标用户等多方参与下,共同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、安全、安保、环境和隐私等方面逐步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体系。并在此基础上,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无 人驾驶航空器监管模式。
2. 加快构建基于风险的运行管理与服务体系
各国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针对典型的运行环境和情景 创新示范项目,整合、共享相关系统信息资源,逐步推进传统有人和新进无人驾驶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的融合。基 于运行风险,逐步建立将无人驾驶航空安全平稳运行、和谐 持续融入国家空域系统的监管与服务体系,推进无人驾驶航空安全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
3.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
科技创新是引领无人驾驶航空器持续发展的动力源。无 人驾驶航空器相关科研机构、院校与产业界应深度合作,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关键技术支撑方面不断推动自下而上 的技术创新,加速技术发展进程,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加快形 成规范、有效、开放和可操作性强的行业技术标准。
4. 携手共建支撑全球范围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、有 序和协调运行的生态系统,构建民用航空“命运共同体”
在国际民航组织的整体框架下,各国民航秉承开放包 容、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,加强沟通和经验分享,携手共建支撑全球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、有序和协调运行的生态 系统,构建民用航空“命运共同体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