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通讯员韩虎军)11月27日10时,伴随着螺旋桨叶片搅动气流的声音,一架四旋翼无人机搭载着高清摄像机和红外测温仪缓缓升空,片刻,稳稳地悬停在110千伏南苏线60号铁塔左侧,塔下工作人员轻轻点击平板电脑,铁塔的绝缘子、金具清晰地显示在电脑上。这是国网荆门供电公司首次采用无人机开展智能巡检工作的场景。
“这飞翔的电子眼可比我们厉害多了,以前开展类似检查,我们需要爬上20多米高的杆塔,现在通过传输的视频,可把设备状况看得清清楚楚。”国网荆门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维一班班长刘涛说。
据国网荆门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负责人介绍,传统巡视基本采用的是脚走、登杆检查靠工作人员攀爬,荆门市境内沿线地形地貌、气候环境等情况复杂,局部微气候特征明显,不但造成巡视困难,对巡视效果也会产生影响。目前,该公司使用的无人机型号为md4-1000,续航时间约45分钟,飞行半径大于5000米,相对飞行高度大于1000米且具有抗6级风速能力。
采用无人机将大幅提高电网运检效率效益,在各种复杂地形、恶劣气候、灾害天气下,通过无人机获取的图像,可准确、高效地判断设备运行情况,提高巡视效率并且避免各种危险,而且节省时间、人员。对于穿越森林、沟壑、河流、楼群等地面人员巡检难度大的巡视任务,无人机可近距离检测架空输电线,且视角更广, 可以准确地发现导线断股、绝缘子损坏等缺陷。在执行特殊时期危险性高的任务时,无人驾驶技术免除了人工登塔、走线等作业,更降低了事故几率。 |